活动现场,与会嘉宾通过主题展、图片展、视频资料、茶叶制作技艺和茶艺展示、演艺互动等多种形式,体会中国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魅力。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代表团带来的白族扎染、彝族刺绣以及剪纸、民族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项目,吸引了大家。
云南省是中国茶叶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活动中,云南茶艺师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一边热情地介绍普洱茶、滇红茶、德昂族酸茶等的制作技艺,一边亲手为嘉宾们冲泡茶叶,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其中,素有“一茶入百味,三杯道生活”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人生“三境界”,引得现场嘉宾频频点头。
在品尝中国茶之余,扎染、刺绣、剪纸等非遗技艺展台也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莫斯科州副州长菲利蒙诺夫惊叹于扎染手工艺品晕色之丰富自然,亲自体验浸泡、绞扎、染色等步骤,感受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
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歌舞多姿多彩,在活动中一亮相即博得满堂喝彩。一曲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的《烟盒舞》瞬间带动起了全场热烈的气氛。演员们和着自己手指弹奏的鼓声,表演出“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高难度舞蹈动作。舞罢,台下嘉宾纷纷主动上台体验这种用烟盒做成的世界上最小的鼓开云全站。
此次“茶和天下·雅集”活动旨在纪念5月21日“国际茶日”,增进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以茶为媒深化中俄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云南代表团团长张碧伟表示,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中俄两国在旅游资源和产品上有明显的互补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双方旅游交流与合作,使俄罗斯人民充分感受七彩云南的神奇壮美,领略云南发展的蓬勃生机。
此前,应俄中友协主席、俄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的邀请,“茶和天下·雅集”相关活动走进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正值俄国家杜马召开全体会议,各党团议员齐聚会议大厅,久久欣赏、体验。
商代晚期的青铜大方鼎,因其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被称为后母戊鼎。大鼎通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后母戊鼎腹部和四足饰兽面纹,双耳饰浮雕虎食人首,纹饰繁缛,体现了商代后期高等级贵族祭祀礼仪的隆重,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
提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片还没拳头大的残纸上面有黑色的点、线,但它的发现却刷新两项“世界第一”,这就是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
在历史长河中,镜子这种能够反射光线的玻璃或金属制品,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今天我们使用的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镜子,很可能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成为制造镜子的中心。到16世纪早期,威尼斯的玻璃工人垄断了附近的镜子生产,他们在平滑且半透明的玻璃背面涂上锡箔、水银等银色金属,发明出制造透明镜子的工艺。1835年,德国化学家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促进了玻璃镜的广泛普及。
报纸一直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报纸——邸报,但限于印刷技术的制约,这种报纸不能广泛流传。根据《中国报学史》所说,邸报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邸报不归中央统一管理,而是由各郡驻京使馆——“邸”的官员,根据各自感觉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大事,然后发回本郡,让本郡官员了解京城大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至明代时,开云全站邸报体系完全成立,展现了当时灿烂的制度与文化。
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是现代人热衷的一项户外娱乐项目。其实古人也玩漂流,而且玩出了历史,玩出了文化,尤其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古代的漂流神器主要有浮囊、皮筏、皮船三种类型,但它们并不是为了满足户外娱乐而产生的,而是古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适应环境的历史产物。
你可能以为,中国古代的战士和将军也应当像《封神》质子团那样,有着钢铁一般的发达肌肉,胸肌和腹肌紧致有力、线条清晰,充满雄性荷尔蒙。但事实果线